輕微負能量 文長慎入
[跟別人的兒子溝通真不容易]
我老公不是悶葫蘆,他算是很喜歡說話,但有時候要達到良好的溝通真的挺困難。
例如他經常在玩他的手遊,有段時間他下班吃飽飯就躺回他的床上開始玩遊戲。
可是他似乎跟我的手機有仇,每次有什麼狀況出現,他都歸咎於是我在「滑手機」的緣故。
例一:
有次我跟三寶的班級老師約好要見面溝通(學校例行性安排),那天我老公剛好有空,就一直要求我讓他也去見見老師。
鑒於有過不好經驗,再加上我有許多問題要請教需要把握時間,所以我要他答應溝通過程中請不要插話打斷,等我們結束他再提問。他聽到我願意讓他去,立刻說:好!沒問題!我保證一定不插嘴!!
下午見到老師,我跟老師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姊姊的。我問老師:有時候我口頭阻止她做某些事情(例如不要去拿某樣東西),她已經聽到了但為什麼還要繼續去做?是她耳朵關上還是我表達不清楚?
老師思考了一下正準備回答我的問題。
我老公這時候突然伸出手來打斷我們。
他說:抱歉抱歉!我插一下話。
他轉頭看向我:老婆,這種時候妳應該要放~下~手~機,走過去阻止孩子才對。
老師聽完表情有些微錯愕。
雖然他是孩子的爸爸,跟老師聊聊是理所當然的事,但我真後悔我心軟答應讓他去。下次我再讓他去我自己掌嘴我活該。😆
例二:
前陣子某個周日,爸爸帶姊姊到樓下游泳,要上樓回家的時候,爸爸先解鎖按了電梯樓層,然後要姊姊按住電梯開門鍵,他要把感應卡先拿去借給朋友再回來搭電梯。(電梯沒有延長按鈕)可是,當他回到電梯口的時候,姊姊沒把電梯開門鍵按牢,電梯嗶嗶響之後就跑掉了。爸爸很生氣,罵了她一頓把她罵哭了。
姊姊哭哭啼啼地回到家,我趕緊幫她說話。
我:平常我帶三寶進出都是安全優先,我每次都會自己擋住門讓孩子們進出電梯,沒有訓練姊姊做這件事。
爸爸怒回:孩子怎麼教的?都這麼大了還不會按電梯按鍵怎麼可以?
我:我自己好幾次長按「開門」,電梯都還是嗶嗶叫之後就關上,萬一小孩沒按好被電梯帶走就糟了。(妹妹曾經被電梯帶走過)
爸爸更怒:妳長按「開門」鍵電梯門怎麼可能會關上,一定是妳邊按按鍵一邊在看手機!
(關於電梯事件再另外寫文好了)
例三:
「滑手機」跳針發生在最近期的是這個。
昨天我一早醒來,發現自己落枕了。
脖子有點痛不太能轉動。
過去兩三周,三寶和爸爸感冒已經兩輪。姊姊妹妹平常跟我睡,她們倆咳嗽到了後期,白天不咳,半夜卻會突然咳起來。
所以有好幾個晚上,我睡得昏昏沈沈,還要半夜起來好幾次,幫姐妹倒水、拍背、餵藥。
弟弟跟爸爸睡,最近半夜也會咳嗽,只是爸爸睡著了都聽不見。😔
可能是一直睡睡醒醒的關係,太累了姿勢不良,昨天醒來就發現我的脖子好像拉傷了。
還好撐到晚上,請了一個朋友來解救我,做完痛得哇哇叫的治療之後總算覺得好多了。
結束後,朋友和小孩們玩了一下準備要離開。我老公突然叫住她。
他說:XX,我有問題要問妳。我老婆的脖子會這樣,是不是都是因為她「滑手機」造成的??
感想:
良好有效的溝通不是簡單一成不變的填充題。什麼問題他都回說是老婆「滑手機」造成的。就連之前雙寶因為說話的發展較慢,語言治療師建議要給予孩子「高品質的陪伴」,他也立刻說之前已經讓我請了保姆和外傭,一定是因為我「滑手機」造成沒有高品質的陪伴。
說真的,要改變別人的兒子很難。
與人溝通與互動的能力真的很重要阿!激怒對方或是檢討受害者都不是良好的溝通方法。
當媽媽一路以來一直都在學習成長。也跟其他太太們聊過關於和兒子溝通比較困難的部分和訣竅。
我一定努力教自己兒子,當作跟未來媳婦結個善緣囉!😌
聊到後來,發現老公習慣怪罪老婆沒把小孩教好、帶好、管好,在我們的上一代是十分常見的狀況。現在我也面臨類似的問題,真心希望這樣的不良文化不要傳承到下一代去!
(照片中的弟弟是看到我要拍照才趕快擺好的pose)